小学数学“绿色考试”之我见

  徐剑

    “绿色考试”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黑色考试”提出的,它既不是在文字上做游戏,也不是在形式上搞花样翻新,而是由新课程理念引发的,突现人文关怀的考试。与“黑色考试”相比,“绿色考试”无论在考试观以及评价方法上,还是在命题内容、形式以及学生作答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革新。下面就现行小学数学实施“绿色考试”,笔者粗谈几点看法。

            、“绿色考试”的界定      

    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活动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则不教,重知识轻能力   ,重结果轻过程, 统一试卷,统一标准,一卷定分数,以分论英雄,对学生压力大,被称为 “黑色考试” 针对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们提出“绿色考试”,根据新课程理念,将它界定如下:

    第一、“绿色考试”是综合素质的考试。 如小学数学实施“绿色考试”,在考查内容方面,不仅是考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还要重视数学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索、合作和实践等能力发展的考查,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包括情感与态度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

   第二、“绿色考试”是多元评价的考试。 “绿色考试”不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引进质性评价,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行考查手段多样化;它注重参与互动,自查与他查相结合,实行考试主体多元化。

   第三、“绿色考试”是个性化考试。 “绿色考试”不一定用 统一试卷,或用统一标准打分,它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考查,因人施考定成绩,这样会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不再害怕考试。

   第四、 “绿色考试”是人性化考试。 “绿色考试”不再是“见分不见      ”,其结果不一定是分数的形式,但考试结果一定有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考试结束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准按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绿色考试”的功能

        新课程的实施仍要发挥考试作用。“绿色考试”也是一根指挥棒,不过这根指挥棒是指向素质教育的。

         1 、“绿色考试”的导向功能——变“重知能轻情感”为“知能与情感相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以往小学数学的“黑色考试”过多倚重课本知识,计算和应用题的检测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忽视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的考查。“绿色考试”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让   “分”与“能”对应,知识、能力、情感有机统一。“绿色考试”特别强调要有人文关怀的内容。 如一位教师考查乘法应有题时,针对学生爱吃零食,乱花零钱的不良习惯,出了以下考题:“每人每天买零食花掉了 3 角钱,全班 45 人,一天共花掉多少钱?”“如果每人每天节省 1 角钱,全班 45 人,一年能节约多少钱?”“如果 2 元买一支钢笔,全班 45 人一年节俭的钱能买多少支钢笔送给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的学生?”学生正确答出,仅得书面考查分。不久,教师又对学生进行了行动考查,让全班的学生搞储蓄箱,把平时的零花钱积存起来。在“情糸灾区”的爱心活动中,学生把一学期积蓄的 786 元的零用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小朋友。教师又根据在活动中的表现和 态度 ,打出了行动考查   分。这样考试既让学生解答乘法应有题,又给了学生无声的教育,形成了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还培养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 情感 ,这是一种渗透人文关怀的考试。

         2 、“绿色考试”的激励功能——变“重结果轻过程”为“结果与过程相统一”,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以往“黑色考试”没有把学生当作发展的人,只关注考试结果,忽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发挥不了激励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绿色考试”正是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过程考查,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行结果与过程的统一,它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两种考查。学习过程是制约学习结果的重要变量,学习过程的考查是针对学生获取知识的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动机、态度、活动、水平、技能、能力的评价。抓住过程考查,便能   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良好学习动机和兴趣,达到学习   的最佳状态    ,获得充分的发展。                        

         3 、“绿色考试”的调控功能——变“重共性轻差异”为“一般与差别相统一”,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主动权。 以往“黑色考试”没有把学生当作独特的人,只关注“标准化”考试,以试卷分数定学习成绩好坏 ,这种把学生当作考试的工具,缺失人性化的考查显然有很多弊端。 “绿色考试”是 把学生当作“具体的人”,既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又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由于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考试,能够体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 “绿色考试”能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主动权,可以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进步与缺陷,掌握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情况。对于学习上的进步,通过总结经验,争取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上的缺陷,则可以寻找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习水平。

         三、“绿色考试”的原则

  “绿色考试”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绿色考试”是多元综合的考查。在考查内容上,不仅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有综合化的内容,可以把考查内容确定为四个方面:①基础知识与技能;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③数学思考水平;④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缺了某一方面内容,就不能称为“绿色考试”,如只考计算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去检测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意志、习惯等,那仍然是以前的“黑色考试”。在考查方式上,倡导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对知识应用的考查可实行开卷考试。考查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先进考评思想,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在考查结果上,将量化考评与质性考评相结合,不能以分数为唯一显现形式,要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各项评价指标要互相渗透,综合评价。

        2 、过程性原则。 “绿色考试”是结果过程的统一的考试,不仅要考查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考查学习过程情况,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思考的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习惯等。为了突出过程性考查,可以让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收录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历程。“成长记录袋”内容有:数学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知识应用如何,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最满意的作业,单元知识的总结,以及提出有关挑战性的问题等。

    3 、发展性原则。 “绿色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它在成绩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没有最差,只有提高,使人人考出自信,个个考出成功的喜悦。

      4 、人文性原则。 “绿色考试”要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5 、差异性原则。 考试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考查目标,以此突现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理念。       

          四、“绿色考试”的实施

        一)注重平时考查

        “绿色考试”从加强平时考查开始,采取“注重平时、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强化综合”的考查改革策略。

        注重平时考查,也就是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考查,包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学习的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方面的考查。如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依照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具体的说,实行“三个结合”。 第一,结合课堂训练进行考查。 训练可分为当堂训练和单元复习训练。结合当堂训练,可着重检查学生的学习有无过关,可不可“当堂清”;结合单元复习训练,应重在把握单元知识达标情况,看能否达到“单元清”。考察的形式可采用口头、笔头、实际操作、课堂提问等。考察结果,教师要作记录,课后作出科学的评定。 第二,结合课外活动考查。 根据教学进度,教师要及时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实际测量,开展数学游戏,布置数学广角,举办数学讲用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检查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第三,结合批改作业考查。 学生作业做得好不好,可以反映出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作业是否及时完成、正确率的高低、书写整洁度以及能认真订正错误等情况作出综合考查,并且每次都要记下考查结果。

       平时考查应注意学生知识达标程度,凡是平时考查成绩好的,并每次都已达标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这样可以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以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强化学生自查

        学生自查是根据一定数量的课时,按月随复习进行。每月可以搞一到两次。如学生要了解自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 、概念——让学生自己出题考查 。小学数学概念比较多,是数学复习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自己检查所学概念情况,可采用这么几个步骤: 忆一忆 。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回顾一下学了哪些概念; 说一说 。同桌上两个同学轮流说,每个概念各指什么,并列举出各种情况下概念的实例; 。学生对照课本,依据对概念的理解,每人编十道概念题,或填空题,或判断题,或选择题。各人所编的题目,自己不仅要知道答案,还要说出道理; 做一做。 同桌上两人交换所编的题目,然后尝试解答; 评一评 。先各人自评,然后同桌两人互评,再确定每人概念学习成绩多少。

        2 、计算——让学生自己比赛考查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计算掌握得怎么样,可让他们定期开展口算或笔算比赛,以此考查运算能力。例如口算,教师事先准备一套口算题,内容除了简单的试题外,还有平时学习的简便运算方法,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的化聚和换算等。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比赛结果分成三个等级:“优秀”、“良好”、“过关”。让学生自己打等级。笔算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考核。

        3 、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考查 。应用题考核,重在分析,让学生根据课本上习题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并自己进行分析。然后由课代表抽签考核,抽到哪个同学,就走上讲台,把他准备的题按“读题       叙述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计算       说出列式理由”的步骤分析讲解,讲解完由大家评议,打上等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同学都抽到,没抽到的同学课后到所在的小组里,由组长主持对他考核。

         学生自查结果可放进“成长记录袋”,自己反思自己,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我们将考查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查,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绿色考试”一大特征。

         (三)实施分“块”考查

        分“块”考查,一般时间安排在期末。以往期末考试仅用一张书面试卷来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不好测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即无法对学生各项素质作全面综合的考核。实行分“块”考查,就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把数学学科的教育目标切成知识、能力、兴趣、习惯、情感和态度等几大块,然后再一块一块的考查。

        对“知识块”考查又分三个小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三小块考查要有重点。如对 4 6 年级来说,考查数与代数的学习,应主要考查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注重结合具体情境,考评学生对图形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空间概念的发展;考查概率与统计的学习,重点应放在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特征和统计量的意义,能否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来表达数据,是否体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对“知识块”可实行分层考核。根据学生优、中、差的情况,出三个层次的试卷 A B C 。如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A 卷上的题目是:“一桶油 54 千克,用去三分之一,用去多少千克?”适合学习差的同学做。 B 卷题目便是:“一桶油 54 千克,第一次用去三分之一,还剩多少千克?”让中等生考。 C 卷题目则为:“一桶油 54 千克,第一次用去三分之一,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三分之二,第二次用去多少千克?”这是考优等生的。这样分层考核,基本上人人能达标。如果有学生考试时认为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成绩不太理想,可让他重考,以便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能力块”上,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应作为重点考查。考试时,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考实际操作能力可以结合某一知识或习题的算理,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来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此外,为了考查学生智力发展,可以适当地进行智力测验。根据教学活动课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课外读物内容出一些题目,要求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全部做,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择题目做。

        对“兴趣块”、“习惯块”、“态度块”、“情感块”等考核,主要采用学生自查、互查和教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这类考查不设等级,主要反馈在学生的操行评语中。

      “分块”考查后,还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学生综合素质。这样一来,可能要用一周的时间,尽管麻烦、费时,但能够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出合理的综合的评测,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试行的“绿色考试”,旨在改变学生完全被动考试的现状,摆脱期中、期末单一的书面考试,克服单纯考知识、考记忆的局限,建立起以平时考查、学生自查为主的,期末“分块”考核为辅的综合评定办法,使考试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绿色考试”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迈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