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语言的多余度
                                          

徐剑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教师上课是通过课堂语言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课堂语言主要有教学口语、书面语言、教师体态语言等,它们都可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但并不是所有课堂语言都在传递信息,有些语言是多余的,我们用多余度来表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语言或符号的冗余程度。对一定的语言符号来说,多余度越小,则它所含信息量就越大,反之则小。如某词语的多余度是0,则它饱含信息;若多余度为100%,则它不含任何信息。有一则古代制鼓词:“紧紧蒙鼓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音”。后来被一位教书先生删成:“紧蒙密钉,晴雨同音”,传递同一等量的信息,前者用了20个字,后者只用了8个字,被删掉的12个字就有100%的多余度,后者的8个字其多余度便是0,饱含前者的全部信息。
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持教学信息流的畅通,让学生有效地接收丰富的知识信息,教师必须要注意把握好课堂语言的多余度。
    (一)把握教学口语的多余度。
教学口语的多余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如说话噜苏,多余度就大,信息传递的效率就高。这就要口语精练,但不是说越精练越好,因为在实际信息传递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只有保持适当的教学口语多余度,可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对此教师应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缩语”少用。所谓“缩语”是指过分紧缩的口语,如一位数学教师教学“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只向学生说“同扩”“同缩”“同倍数”“商不变”十个字,不作必要的解释和提示,对于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学生无法理解。这样一味求精,苛求过低的多余度,怎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呢?所以语言精练要适度。
    第二,长话短说。教学口语的多余度过小不行,过大也不行。讲课用长句子就有可能造成多余度过大,因为长句子语法复杂、修饰语较多、形容词过长,学生不容易听明白。心理语言学家克雷奇指出:“语法复杂的句子比语法不太复杂的句子,理解起来要花较多的时间”(《心理学纲要》)。如果教材上有长句子,教师就要设法把它简化、分层次讲述,将复杂的内容用简短的句子讲明说透。
    第三,费话不讲。费话是指不含信息或对教学没有价值的空话,如颠三倒四的罗嗦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以及无需重复的“车轱辘”话,课堂上讲了费话,势必多余度过大,坏了学生的听课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费话坚决不能讲。
   (二)把握书面语言的多余度。
课堂上教师要用的书面语言主要是扳书,通过扳书同样传递教学信息,教师也要控制好书面语言的多余度。如多余度过大,即扳书太多,尽管写了满黑板,学生从中受到的有效信息却很少;反之多余度太小,过分苛求简约,该写的不写,或只写几个字,使黑板起不到应有的传递信息的作用。要使扳书有适当的多余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不能过分简约,又不能随心所欲、杂乱无章地书写,唯有恰到好处、才能最大限度地传出教学信息。。
   (三)把握体态语言的多余度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特定身体态势。课堂上教师的体态语言也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必须掌握它的最佳多余度,太大太小都不行。如教师手势用得恰当,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减少教师口语重复,节约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但如果手势使用过于频繁,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不停地指手划脚,动作本身就会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仅是手势、其他体态语言也要掌握分寸、使用恰当,保持最好的多余度,从而更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写于2002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