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不能游离文本和目标

徐剑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然而,物极必反,很多教师为了突出课堂生成的精彩,常常会被个别无意义的生成问题及一些错误资源分散精力,导致目标迷失,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最终沦为“无成”。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当然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当是生成的,但生成的过程又不能偏离目标。一位教师教学《最后的辉煌》,当谈到诺贝尔将他的全部财产变做基金存入银行,把每年的利息分成五等分,分别当作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学和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时,课堂上不少学生根据事前搜集的资料,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是利息,利息计算方法是本金╳利率╳时间;有的讲利率与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有关,国家可以调整利率;还有的学生指出个人利息要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仅扯淡利息、利率的问题就用了6分钟时间。这是一堂语文课,怎么上了好象是数学课,语文课必须姓“语”名“文”,教学应该围绕语文的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师如果对这样的“动态生成”,顺其自然,不去引导,必然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导致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当然, 课堂目标不是不可调整。由于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即随着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可以把目标适当地删补、升降。不过对目标只能是适当调整,不可改变太大,更不能完全扔掉原有的预设目标。


    课堂生成也不能背离文本。有一位老师在学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请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一位学生说:“狐狸太狡猾了,专门欺骗其它小动物。”另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我不认为狐狸太狡猾,而是乌鸦太愚蠢,遇事不动筋,所以上当受骗。”还有一个学生说得更突出:“我倒认为狐狸很聪明,能想方设法从乌鸦嘴里得到肉。”对此教师进行了鼓励:“很好,你们的看法真是与众不同!”学生如此解读课文,居然还得到老师称赞。试问作者与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接受“狐狸聪明论”或“乌鸦愚蠢论”吗?当然,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生活体验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确实存在主观差异性,但这种主观差异性并不能改变文本本身的客观性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他只能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林黛玉”或其他什么人。我们承认理解的主观差异性,决不是公说公有说,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上面这位教师错就错在没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离开客体标准“哈姆雷特”,使解读出现异化现象,有悖于作者编者初衷。课堂教学要有好的动态生成,教师就要在关键时刻起着引路人的作用,让学生扣紧文本的客观性,进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悟,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想驰骋而不胡思乱想,使课堂达到作者、编者、学生、教师四位一体的境界。


    所以,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但要教师注意驾驭生成,别让生成游离文本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