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井冈山精神

徐剑   

    最近看了电视剧《井冈山》,深受教育。该剧真实表现了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历史,诠释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通过一段革命先驱面临生死存亡力挽狂澜的写真,让人真实感受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信念是支撑力量的大厦,特别是逆境中的信念,是前进的帆,是希望的灯。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战胜困难经受考验的根本保证。当年毛泽东正是靠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下,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过程中,曾遭遇三次大的打击。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转达党中央的有关决定和指示,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在转达会议上,特派员完全否定了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和正确性,还撤销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全部职务,开除其党籍。大家知道,一个人如果被开除党籍,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在这个党内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希望和政治前途了。假若毛泽东当时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会心灰意冷,对政治斗争产生绝望和厌倦,下山脱离革命队伍,从此以后不问政治,安心过一种平民的生活;或者他内心产生怨恨,进而背叛共产党,下山投靠国民党。但毛泽东绝对不会这样做,因为他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此时毛泽东表现为处乱不惊,临危不惧,一方面,他无条件地服从了组织的处理决定,并耐心说服其他同志要跟党走,顾全大局;另一方面,他据理力争,坚持保留自己的正确意见和主张,继续留在井冈山参加革命斗争。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注重对红军指战员进行信念教育,常对他们说:“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 ”。根据毛泽东的要求,边界党组织开展了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让根据地军民在革命低潮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增强了为工农阶级利益而战的革命意志。在龙源口战斗中,红军战士马奕福在 9 次负伤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开展反攻。 28 团的 3 营营长肖劲身负重伤,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裹腿布扎好腹部,继续率部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1929 年 1 月,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不幸被捕,敌人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严刑拷打,他始终不为所动、坚贞不屈。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舌头,他便用脚趾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 6 个大字,最后壮烈牺牲。还有电视剧《井冈山》中的钟大龙,用鲜血染红了入党申请书,牺牲时来不及看看新婚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井冈山的革命儿女,都是怀抱革命必胜的信念,坚持斗争不动摇,其精神可歌可泣,无不令人崇敬!

    二、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

    邓小平曾说:“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 1927 年 9 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境内三湾村,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改编中,毛泽东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班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设党委。 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后来,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不溃散,‘支部建 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实际是人民军队的新生。从此“听党指挥”成了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特征。从那时开始,人民军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任务为任务。听从党指挥,成为人民军队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三、官兵一致的民主意识。

    从电视剧上可以看出,当时井冈山上是非常艰苦的,但官兵都是一样苦,如毛泽东在 1928 年 11 月 25 日写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这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了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最能说明官兵一致是“朱德的扁担”和“毛委员背粮过黄洋界”等动人的故事。由于敌人的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红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军长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翻山越岭,一天往返 50 公里。战士们心疼他,怕他累坏了身体,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就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 3 个大字。当时有人编了一首歌赞颂朱德:“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弊,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特别为了“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的权利,军队内设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可以监督连长、营长、团长,它有很大的权利。 1965 年,毛主席再上井冈山时,把当年的士兵委员会当作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士兵委员会与支部建在连上、艰苦奋斗的作风看成是井冈山精神的三个支点。

     四、为民办事的服务宗旨。

     毛泽东生前曾对不少领导干部讲过:“井冈山精神说到底,第一还是老百姓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不是半心半意,假心假意,这是我党我军的宗旨,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宗旨”。 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农民们最关心的是关系到他们根本利益的土地问题,因此毛泽东为井冈山老百姓办的最大一件事就是进行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行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制订了《井冈山土地法》。毛泽东还亲自帮助农民写分田牌。农民们欣喜地看到:毛泽东走到哪里,土豪打到哪里,田地分到哪里。“民众在打土豪后相信毛委员,在分田地后相信共产党”。毛泽东规定了红军的三大任务,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些深受红军指战员和群众的拥护。当时有些部队住在老乡家。战士们每天早晨起床后,立即捆好铺草,上好门板,还争着替老百姓挑水、扫地、劈柴,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战士们看到驻户郭大洪家境十分贫困,就挤出一条棉絮和一床毯子送给他。毛泽东本人更是坚持与百姓同甘共苦,把穷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天,毛泽东在桂东访贫问苦,走到万寿宫旁的沙田戏台下,见一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大娘蹲在地下。毛泽东立即前去扶起老大娘,询问她家情况后,送了二套衣服,一方猪肉。老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毛泽东为民办事的服务宗旨,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他们把毛泽东,朱德当亲人,将其领导的部队当作自己的“子弟兵”,积极支持红军的对敌斗争。 1927 年 10 月至 1929 年 1 月,在井冈山红军与敌人大小近百次战斗中,人民群众纷纷为红军送茶送饭、站岗放哨、捕捉敌情、参加战斗、慰问战士、护理伤员,有力地保证了红军连续粉碎江西敌人的 4 次“进剿”、湘赣两省敌军的 3 次“会剿”。这些重大胜利,没有井冈山老百姓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的,正如有人所说:茨坪的红米饭, 养育了革命; 桐木岭的南瓜汤, 锻炼了红军;靠着井冈百姓的支持,红军才能打胜仗 。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有一个特别感人的场面。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要离开井冈山,想不到有那么多的男女老幼的百姓连夜打火把冒着凛冽的山风前来送行,这种《十送红军》的场面,军民两依依,难舍难分的情景真是感人至深。

     五、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井冈山时期,国民党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在经济上实行了严密封锁。但井冈山军民没有被敌人吓倒,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斗争。他们拿出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和勇气,创造了众多的第一。如建立了第一所红军医院,没有设备,医护人员就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了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等;没有药材,医护人员就上山采集中草药,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建起了第一家练盐厂。为了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根据地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以代替食盐。创办了第一家兵工厂,包括修械厂、军械厂、被服厂、印刷厂等。开设了革命政权的第一家银行,即东固平民银行,成立了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即工农兵政府公卖处……。

    井冈山军民凭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六、实事求是的探路精神。

    毛泽东曾对省委特派员周鲁说: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不仅要坚决执行党的指示,还得认真地为党探路。实事求是为党探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注重实际调查研究。上井冈山之初,他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八七会议前后,由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当时党中央把工作重心和武装起义的着眼点放在城市。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毅然放弃了攻打长沙计划,顶着重重压力,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在历史关键时刻,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制定出了井冈山斗争的路线、方针、政策,抵制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井冈山精神成了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成了中国人民第一精神。她是胜利的指南,革命的灵魂,成功的法宝,力量的源泉。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很重视井冈山精神。邓小平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指出:“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江泽民参观井冈山时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胡锦涛视察江西时强调,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我们希望多家电视台,继续播放电视连续剧《井冈山》,让更多的人都来感受井冈山精神。

      写于200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