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考验着人们的良心

徐剑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的罕见雪灾,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在灾区民众需要救助的关键时刻,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可能保持沉默。这场50年未遇的暴雪,正考验着企业的责任,考验着每个公民的良心。
    首先,这场雪灾考验着企业的良心。对灾区民众,一些企业伸出了援助之手,如:联想履行社会责任, 率先捐款300万援助灾区抗冻救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6省(区)捐款1400万元;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也各向受灾地区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中国泛海集团、福建匹克集团等企业在自己受灾严重情况下依然伸出援助之手,向南方遭遇雪灾省份捐赠价值人民币1000多万元的救灾款及衣物,体现了“义利兼顾、扶危济困”的社会责任。相比之下,一些企业的行为却显得十分冷漠,令人寒心。民难当头,有些企业仍然坚持“唯利是图”的利润追求,将一己私利放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上,忘了应该履行和承受的企业社会责任,如一些经营路段桥梁的企业,在这个特殊时期不但没有为国分忧,反而是该发的财照发,收费绝不“打折”,这一定程度加剧了路桥的拥堵,让灾情雪上加霜。 在这次援助南方灾区活动中,民营企业不如国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力帮助民营企业的发展,使他们掌握一大部分社会财富。按理说,在国民有难的关键时刻,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应淡漠,可一些民营企业却保持了沉默,支援灾区不见他们身影。有些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不但“一毛不拨”,而且还“趁雪打劫”,发国难财。请问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你们的社会责任哪里去了?有没有企业的良心?
     其次,这场雪灾考验着每个人的良心。现在全国都在关注南方雪灾,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为灾区人民做好事,有的纷纷解囊相助,捐款捐物;有的为受阻的车辆乘客、司机送去食物、饮水;特别感人的是贵阳市有一位市民动用自己的两辆奔驰、一辆现代商务车及一辆越野车用于24小时免费接送市民,每天免费接送百人,每天都花掉自己的1000多元油费。然而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同抗灾中,有人却失去了良心,打着歪主意,干着“趁雪打劫”的勾当。如一些商贩“趁雪打劫”,哄抬物价,一碗桶装方便面卖到50元,一瓶纯净水20元.,一个茶叶蛋10元;又如出租车议价收费,且价高得离谱,不到两公里路程就收费50元,原本16元路程竟收费200元。一方面有雪中送炭的佳话,另一方面也有趁雪打劫的丑恶,这场雪灾考验着每个公民的良心和所作所为。雪灾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的大小,个人素质的高低。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灰,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若采取“趁雪打劫”的行为,均是“良心的死灰”的表现,尽管只是少数现象,但让这种“缺德行为”发生群体效应或引申效应,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有可能达到“正义沦亡”的程度,到时,我们将遇到更大的灾难。所以,雪灾过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要守住良心。

      写于2008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