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平均数

徐剑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突出自己政绩,喜欢用平均数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如人均国民产值,人均收入,人均消费量,等等。其实用平均数反映老百姓生活水平,却是不科学的。  

首先,平均法反映不了老百姓生活现在的水平,无法反映一个地区究竟有多少人处于贫穷状态,有多少人处于富裕状态。   如某乡镇统计说明,今年前 6 个月,乡镇居民人均收入 5 388.2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3 566.9元,也许你感觉到该乡镇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错嘛。其实,该乡镇有 6 7.5%的城镇居民人口收入低于平均数,有10%的居民最低收入不足全乡镇平均水平的 4 0%;农村居民中,有 6 .8 %的人口收入水平低于平均数。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该乡镇贫富差别较大,富者很富,穷者很穷,绝大多数的居民生活水平低,而仅用平均数是反映不出这种情况的。平均法之所以不科学,是因为在贫富差别较大的情况下,用平均数反映不了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水平。

其次,平均数反映不了老百姓生活提高的水平。在一些政府官员的报告中常提到,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多少,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几,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又是百分之几,这给人的印象是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没有下降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例如有一个食品厂,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有 54 员工,每人平均年收入达到 10238 元。后来该厂改制了,拍卖给私人老板经营。老板为了经济效益,辞退了 23 名员工,只用了 31 名员工,其中,有 2 人是管理人员,年工资是 13006 元有 3 人是采购推销人员,年工资是 9807 元,而 26 名工人年工资只有 6000 元。一年下来,老板得到年收入 29 万元,若把老板算进去,这个企业的平均工资就能达到 15669.78 元,比上一年增加了 53.06% 。可见平均收入说明不了员工的实际收入,对 26 名在职工人来说,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41.39% ,还有 23 名下岗员工生活水平现在怎样呢,不得而知。用平均数,根本反映不出因下岗失业疾病灾害等的因素造成的贫困,完全掩盖了那些处于社会低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面貌。

用一个平均数作为统计指标,是弊多利少的。不可否认象如“人均GDP”之类的平均数确能反映当地的经济状态,对指导今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仅用“人均收入”,“人均工资”等平均指标反映老百姓生活水平是有害的,会产生消极影响的。

第一,平均数掩盖社会矛盾。因为社会上富裕的人毕竟占极小数,虽然大多数富人是靠诚实劳动得来的,但也有的人靠不正当的手段发财致富,如偷税漏税,投机倒把,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话别是企业改制,少数人将公有资产流进自己的腰包,用平均数将会掩盖这些人不正当的财富来源。   对大多数人既没权,又没职,只能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养家湖口,他们看到有人为富不仁,必然会恨之,这样会激化社会矛盾。

第二,平均数容易增加基层老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基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在存在贫富差别较大的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数得出的结论他们往往不相信,更不要说心服口服了,于是他们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也就增加了。

第三,平均数影响上级部门的决策。现在,有些地方领导人就喜欢用人均收入来衡量本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他们不顾大多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也不顾有多少人生活在贫苦线以下,拿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数据去哄骗上级,为自己政绩涂脂摸粉。这样到头来有害于上级部门决策,害了国家,也害了老百姓。  

如果一定要用平均数来反映老百姓生活水平,那就要注意科学的计算和表达,否则就失去了平均数的真实意义或造成谬误。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写道:“把工人和业主加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得出收支的‘平均数’,自然就提供了下列‘中等富裕生活’和中等纯收入的情况:收入 491 卢布;支出 443 卢布;结余 48 卢布(其中有现金 18 卢布)。但是这种平均数完全是虚构出来的。这种平均数只是掩盖了下等户农民群众……的赤贫真相”。(《列宁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126 页)对于我们今天的情况,可以将社会人群按收入高低分成不同阶层,再分别在不同阶层群体内计算收入平均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目前我国存在十大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只有算出每个阶层人员的平均收入,才能比较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此外,我们可以算出总体人均收入,然后将各阶层平均收入与总体人均收入相减,得到的差再平方,再求它们的平均数,最后得到便是收入方差。收入方差反映了贫富差别程度,它越大表示贫富差距就越大。同时用人均收入和收入方差作为统计指标,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

                                 写于 2004 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