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改制热中的冷思考

 徐剑

据报载,我国目前有 44992 家乡镇卫生院,其中有 26399 家卫生院面临改制。其实早在前两年,不少地方的乡镇卫生院就纷纷开始改制了。所谓改制无非就是把乡镇卫生院改为“私营”或“民营”,进行市场化运作。特别是一些地方打着改制旗号,将乡镇卫生院变相拍卖,并一哄而起形成“卖买热”。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改制是必要的,各级政府有关改制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也是好的,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确实需要多元化投资和运作。实践已证明,不少乡镇卫生院改制是成功的,即使一些乡镇卫生院卖给私人后,业主增加了投入,确实改善了这些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乡镇卫生院改制引发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用我们进行冷静的思考。

思考一,乡镇卫生院改制后能否保持公益性质?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的公共医疗机构,是农村疾病控制的中心,除为当地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外,还有宣传防疫、保健和计划生育方面的义务,是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乡镇卫生院改制后,有的仍能执行公益职能,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综合性卫生服务。然而也有不少的卫生院,由于业主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以赢利为目的,不愿意承担起公共卫生的服务。如有一位买下卫生院的私人老板,尽管已投入 200 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但他就不想给全乡免费检查妇女病,在上级卫生部门再三要求下,他才安排两个人对付了事,至于挨家挨户的宣传卫生防疫工作,搞流行病学调查更是他不愿做的事。去年防“非典”期间,卫生部要求各医院、卫生院都要设立发热门诊,而在这些改制的卫生院中,就有不少私人业主不听政府的,直到最后也没有设立发热门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曾说过:“一个医疗工作者面对需要治疗的病人和基础预防保健工作时,会从心里比较和选择——显然,从病人那里他可以得到更多收入,而预防工作的收入可能只得到仅仅几元钱。私有化的结果,就是他当然不会去选择提供这种预防保健服务。”既然有不少卫生院改制后难以保持了公益性质,那么就不能把过多的卫生院进行改制,更不能‘一刀切’全部改。个别县市已把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卖掉了,导致大多数乡镇没有一家政府主办的卫生院,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国务院曾下发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应有一所政府主办的卫生院,以其发挥公益职能。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最近在省卫生工作会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担负起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职责,坚决反对打着改革旗号违反政策规定,变相买卖乡镇卫生院的行为,要卖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所乡镇卫生院划归县管”。我们相信政府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尽管改制后的卫生院弱化了公益性质,但一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主办的卫生院,将会更好地履行起公共卫生的职责,从总体上看,医院、卫生院公益性质仍存在。

思考二,乡镇卫生院改制后对病人有多大利? 乡镇卫生院改制后对病人有好处,这是肯定的。首先要看到,卫生院改为“私营”或“民营”后,不少老板作了投资,改善了医疗条件。如有一个业主刚买下卫生院,就给病房装上空调,让病人住院舒适。其次,改制后的卫生院,能方便病人就诊,医生对病人服务态度比较好,笑脸相迎,服务周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乡镇卫生院改制后,对农民看病产生了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医院业主一切向钱看,想方设法赚病人的钱。有一家卫生院一改制就增加了收费力度,不到两个月,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由原来的32.4元涨到3 8 .2元,其主要做法就是多开药物,本来 100 元就可以看好病,却给病人开了 150 元药费,难怪有病人称这样的私营医院为“黑医院”。绝大数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不享受任何的医疗社会保障。我们的政府要求部份卫生院改制的初衷就是让低收入的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如果卫生院改制后都象个别医院那样提高收费,不仅不能减轻农民负担,还会给贫困的人造成有病没人治,有病不愿治,有病不敢治的境地,这已完全偏离了政府的改制目标,必须矫正。矫正的策略就是要政府加强对改制后的医院的管理,不能一卖了之。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杜乐勋曾指出:“不办医院不等于不管医院。不办医院那是因为政府职能不应该办那么多的医院,管医院是政府职能,应该管所有的医院”。当前政府卫生部门必须加强对私营或民营医院督促检查,不允许个别改制后的卫生院违规操作,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得增加农民看病负担,要采取措施,让农民感受到改制后对他们有好处。

思考三,乡镇卫生院改制后是否能调动原有员工的积极性? 当然   ,有不少乡镇卫生院改制后,效益还是可以的,增加了医生护士及所有员工的收入,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但也有卫生院改制后对原有员工处理不太好,动不动就以下岗或扣压工资威胁员工。员工怕下岗,或防少拿钱,只好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不少业主都拉大了员工收入的差距,骨干医生比改制前收入要高,他们的积极性确实增加了;而一般医生和护士收入降低了,其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如一个小镇卫生院,卖给私人经营后,老板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开支,辞退了三分之一的一般医务人员,要求留用人员,一个人要干两人事。除了骨干医生增加了工资外,一般员工收入只有改制前的一半,具体到每月工资都不一样,最多不超过 800 元,平均 500 元左右,一年下来也只有 6000 元上下。多数员工心里有气,但又不敢说,试想在这样的状态下,员工的积极性怎么能调动起来。对这样的改制医院,政府应加强对其业主的教育,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善待员工,调动大家积极性,办好医院。

乡镇卫生院的改制,应是医院、病人、员工三赢的选择,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打造“三赢金圈”   。改制后卫生院具有“民投、民有、民办、民营”性质,政府要支持业主“全面实行正当的市场竞争”,让他们有合法的收入;业主要善待员工,确保员工基本工资和生活保障;业主和员工都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注重职业道德,以“病人为上帝”,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只有打造好“三赢金圈”,乡镇卫生院改制才算成功,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能够继续规范、有序、健康地向前推进。

                  写于 2004 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