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四眼” 导“四读”

徐剑


    在阅读教学中,我曾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文眼”、“字眼”、“空眼”,分别进行粗读、细读、品读和研读。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导读方法。
    一、抓“题眼”,引导学生粗读
    所谓“题眼”,就是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或中心词。“题眼”往往引人注目,并产生问题,激起学生阅读欲望。学生为了急于了解“怎么回事?”,不得不先把文章从头到尾粗略地浏览一遍,大致了解文章讲的什么内容,什么人、做的什么事,从而对文章轮廓有个初步的认识。如阅读《一件珍贵的衬衫》,我抓住“题眼”“珍贵”两字,提问学生:寻常之物“衬衫”何以“珍贵”?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赶快打开书,急切扫读课文,尽管只是一遍粗读,学生也能对文章内容知道一个大概,并了解到这件“衬衫”之所以“珍贵”,是“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这样引导学生扣住“题眼”质疑,带着问题进行粗读,不仅能使学生很快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良好阅读习惯。
    二、抓“文眼”,引导学生细读
    “文眼”就是“揭全文之旨”的关键句子。抓住“文眼”,细读“文眼”所在的段落,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深刻理解主题思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和结构,并能较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紧扣“文眼”,把握文章主题和重点。“文眼”也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子,它是全篇的核心,是主题所在,重点所在。对有些文章的文眼,如能寻着它,捉住它,那就象掌握了一把入门的钥匙,文章的主题思想,重点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如鲁迅的散文《秋夜》,开头一句话便是“文眼”:“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学生如能紧扣这句话,把文章仔细读几遍,就一定能发现理解:“枣树”是文中借以歌颂勇猛战士的代表形象,是作者“立言之本旨”。这样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否则盲目读了多遍,仅抓枝节问题,也不知文章主题是什么。
   2、紧扣“文眼”,分清文章层次和线索。“文眼”不仅是文章思想的泉眼,也是文章结构的枢纽,它贯穿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紧扣“文眼”阅读,可以较好地分清文章层次和线索。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以前不少学生不识“文眼”,尽管能够熟读或背诵,但不知道文章的层次如何?行文的线索是什么?结构的脉络又是怎样的?后来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用引号特别加以标记的那句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即全篇的“文眼”,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细读课文后发现:全篇以追踪春天为行文线索,结构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迎春,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第二层次绘春,描写春回大地;第三层次颂春,展现无限美好的春光。全篇描写也是围绕“春”来展开的,先写报春、迎春,再写争春、闹春,后写唱春、润春,前后一贯,脉络清晰。
    3、紧扣“文眼”,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文眼”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是感情的凝光点和集中点,紧扣“文眼”细读课文,便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如阅读扬朔的散文《荔枝蜜》,我要学生紧扣结尾一段的“文眼”:“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对照课文,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开始作者不大喜欢蜜蜂,后来看到茂密的荔枝树,又尝到香甜的荔枝蜜,就对蜜蜂有了兴趣;参观了蜂场后,了解到蜜蜂忘我劳动,舍已为人的高尚品质,因而由衷赞美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进而联想到辛勤劳动。作者借蜂喻人,热情地赞颂我国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而进行忘我劳动,抒发了作者愿象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抓“字眼”,引导学生品读
   “字眼”即指文章中的关键字,或指一些传神的字。扣住“字眼”,反复品读,认真体会作者遗词造句之匠心,细细揣摩其语言特色,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如学生课外阅读扬朔散文《雪浪花》,文中老泰山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叫浪花咬的”,我要学生抓住“咬”这个“字眼”,细细品读,体会“咬”字的精彩用法。“咬”是要用劲、需费力,只有懂得浪花脾气、又有丰富经验的人,方能说出这样有分量的话来。一个“咬”字,简直把人物写活了。同时学生还可以品味出这个“咬”字包藏着深刻的哲理,它暗示着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人民犹如朵朵结白的浪花,汇成巨流,以坚韧不拨的意志,推动历史的前进。一个“咬”字,可见作者用心之妙,存乎在心。
    四、抓“空眼”,引导学生研读
    “空眼”是指“艺术空眼”,又称“艺术空白”。在精读、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艺术空眼”,细致研读,深入探究,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与书中不同的见解。
    对艺术的“空眼”,注重抓住下列三种情况:
    1、省略的片断。指作者对某些应该让读者知道的东西故意不写,省去一些片断,让读者补充和想象。对于省略的片断,我要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尽量发挥想象力,努力去补充和丰富文章中艺术形象或思想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2、“尾巴”的问题。指作者在文章末尾有意识把问题留给读者,让他们去作各种悬想和预测。如白居易的诗《卖炭翁》,结尾在叙述中戛然而止,发人深思。那么卖炭翁以后的命运怎样呢,学生阅读后对这个“尾巴”问题发生了思考研究的兴趣。有的说他恐怕会自杀,因为没有别的出路,活不下去了;有的说他无衣无食,又无依无靠,看来只能行乞了;还有的说他带上砍柴刀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了。……,我很重视学生的各种新奇观点,大力鼓励他们想象思考,确实去帮助他们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3、未确定的点。指某些作品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能引起读者的深求欲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通过想象补充,达到比较确定的把握。斯汤达小说《红与黑》中有两个典型的未定点:“红”点与“黑”点,它们的意义作者没有明确,要靠读者想象发现。一些喜欢课外阅读小说的学生,我引导他们抓住这两个未定点进行细致研读,并深入探究,从而得出结论,认为“红”象征热情,“黑”象征阴谋;也可以说“红”代表革命,“黑”代表教会;还可以说“红”指的是将军的红官服,“黑”指的是大主教的黑长袍……
    以上四步阅读,各有侧重。即抓“题眼”,粗读知梗概;扣“文眼”细读定重点;找“字眼”品读析语言;寻“空眼”研读求创新。我相信如能长期坚持下去,收获一定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