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示范原理”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徐剑

    美国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曾在1965年做过一个道德教育的实验。他把儿童按道德判断水平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给予不同水平的道德说理,第一组接受高一阶段的说理,第二组接受高两个阶段的说理,第三组接受低一个阶段的说理。试验结果发现,只有接受高一个阶段的第一组学生表现了明显的道德发展,第二组学生不理解所说的内容,第三组学生表现拒绝教育。后来科尔伯格和他的同事又做了其他方面实验,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进行总结,从中得出结论:“儿童只能同化在发展意义上适合于他们自身水平的道德说理”“向被试示范高于他们自身水平一个阶段的方法,才能促进道德发展”,并强调“道德向前发展不仅依赖向儿童揭示下一阶段的思维,而且要使儿童体会到在运用已有认知水平解决道德问题时产生的各种经验。” 这就是所谓“+1示范原理”。
   “+1示范原理”告诉我们,人的道德发展是以阶段的形势循着固定的顺序不断提升的过程。阶段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并非骤然转换。较高阶段的道德水平总高于低阶段,并且容易内化为自觉行动。这一原理可以指导我们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一、别搞“倒置教育”
    学校德育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而说理教育应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就要求德育内容、目标和要求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识程度划分不同的层次。但是,当前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能这样做,在某些地方缺乏科学态度和方法。例如,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朋友,本应进行最低层次的教育,可我们实行的教育却是最高层次的,向他们提出共产主义理想,并且还要求:“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试想对一个识字还不到100个字的孩子,共产主义事业能理解多少,对于不甚理解的事又何从去时刻准备?这种跳过几个层次的说理教育往往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儿童无法理解高于一个阶段以上的道德说理。教育过高不行,过低同样也不行,因为学生往往拒绝低于自己水平的说理教育。如对高中学生,喋喋不休要求他们:“拾到东西要归还”“不打架,不骂人”,能有多少学生洗耳恭听、乐于接受教育?必须承认,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一头过高,一头过低的现象,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出现一种本末倒置教育,小学在抓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而大学生、高中生则在搞日常行为规范训练。”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尽管不是普遍的,但已足够值得我们反思。只要稍作反思,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倒置教育”是“无效的德育”。因此,笔者要求:别搞“倒置教育”。
    二、少来“空洞教育”
    “加强德育工作”这句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可在不少学校,德育实效非常差,显得无能为力。结症何在?看一看我们的德育工作是否存在“空洞说教”的现象,便会找到“无效德育”的原因。笔者曾调查了一些小学晨会课、思品课以及中学政治课,发现一些教师确实存在“空洞说教”,主要表现有:
     (1)“照本宣科”型。其特征是教师只求自己读,其它不管。如有一教师上一年级晨会课,拿了一份报纸,毫无表情的读,不管学生能否听懂,一律照本宣科。
     (2)“法官审判”型。其特征教师犹如法官,审问学生。师生之间看起来有问有答,但教师提问的是大道理,学生回答的也是大道理。学生生怕答错了挨训,还得小心谨慎回答问题。即使回答正确,也不能表示真正理解。
     (3)“和尚念经”型。教师不顾学生接受水平如何,强要学生背诵道德言论。如一个班主任老师,要二年级学生利用晨会课,背诵中国古代道德名言20条,学生就叽叽哩哇“练嗓门”,发声朗朗,好不热闹。但要问每条名言什么意思,没有一个人能回答。
    (4)“链条断裂”型。主要表现在中学政治课上,一些教师不是循序渐进,而是急于求成,企图越过感性认识,跑步到理性认识,舍去归纳、演绎、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而将结论直接教给学生,思维跨度大,如同自行车链条断裂,教师无论怎样用力都带动不了学生。
    “空洞教育”不会有好的效果的。一位教师上思品课,大讲特讲:“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大道理讲了一套又一套。然而两天后,该班有名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300元钱,失主跟他要,他不把,就问他:“你们老师不是说过要拾金不昧吗?”他却说:“老师说是大道理,大道理归大道理,钱是我捡来的,我就不还你,怎么样!”可见,“空洞教育”确是“无能的德育”。
    “儿童只能同化在发展意义上适合于他们自身水平的道德说理”。上述“空洞说教”,其要害是违背“+1示范原理”,完全脱离了学生自身实际水平,远离了学生生活。“+1示范原理”告诉我们,道德说理也只能高于学生自身水平一个阶段来进行,才能促进道德发展,而大道理的“空洞教育”不知要高于学生自身水平多少个阶段。“+1示范原理”还告诉我们,道德发展还得依赖“儿童体会到在运用已有认知水平解决道德问题时产生的各种经验”,即要靠体会经验过程,体会经验过程就是行动实践过程,而大道理的“空洞教育”只注重“知不知”,忽视“做不做”,缺乏体会经验过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小学思品课和中学政治课,采用“大统一”、“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灌”的是大道理,没有德行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学校的德育课程学习的最终结果不是看学生的实际应用如何以及行为怎样,而只是看卷面上的考试成绩。事实上,德育的最终效果只能靠学生平时实际行为来检验,靠“运用已有认知水平解决道德问题”的实践来检验,绝不能用考试成绩之类做简单结论。这就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德育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的训练,或在近乎现实的模拟状态下经受磨砺,或利用假期有组织地走出课堂,直接接受社会最真实的风雨考验。德育必须育德,育德贵在培养德行,所以德育不能搞“半拉子”,少来“空洞教育”。
     三、采取“分层教育”
     根据“+1示范原理”, 德育要有实效,就应该遵循德育工作自身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识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如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我们教育学生最终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我们教育根本目标所在。但在具体实施时要分层次,就对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可分四个层次对学生教育。
     第一层次,在小学低年级,只能对学生进行低层次的教育,要求学生“做一个诚实、守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这是学生做人的第一个目标,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层次,对中年级学生,重点是学习目的性教育,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第三层次,对高年级学生,主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树立人生的志向,争取将来做一个“大有作为人”。
     第四层次,对初中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逐渐使他们明白,将来由于个人的条件、环境、地位等差异,对社会贡献有大有小,但不管怎样都应该做一个生活充实、品德高尚的人。
     以上四个层次的做人目标,是合乎实际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具体实施教育时,可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根据不同的年级段,树立不同的学习“榜样”。“榜样”中有古今中外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英雄人物;有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还可以有本校本班的优秀的三好学生。有些“榜样”可以重复出现,但学习的角度不同,内容不同,深度不同。通过宣传“榜样”,学习“榜样”,使“榜样”成为学生做人的标准,行为的“尺子”。
“德育贵在分层”,应从基本层次开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德育才能真正有效果。
    四、实施“完全教育”
   “+1示范原理”对学校德育启示就是德育实施要分层次进行,分阶段进行,但不同层次、各个阶段应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因为德育是一个过程,“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德育过程作为教育运行、延续、发展的活动,必有开始、发展和结束。作为学校,应该把握德育的全过程,对学生实施“完全教育”,拓宽德育途径,力求收到实效。为了实施“完全教育”,笔者曾为小学构建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德育模式,分别叙述如下:
    1、一个精神: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并以此为准绳,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实施。
    2、两个重点:即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两个重点的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识程度划分不同的层次,各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主题。
    3、三个转变:即由统一教育转变为分层教育,由空洞教育转变为实在教育,由封闭教育转变为开放教育。
    4、 四个做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实施“四个做起”,即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当然具体实施时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年级可有不同内容。
    5、五条渠道:即“四线一面”,社会实践一条线,班主任一条线,少先队工作一条线,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会课一条线,各学科的德育渗透一个面。特别是社会实践一条线,注重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在接受社会信息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目的“使儿童体会到在运用已有认知水平解决道德问题时产生的各种经验”。
    6、“六好”常规:“六好”是指“扫好地、走好路、做好操、唱好歌、读好书、写好字”。各年级要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确定具体要求。总目标就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养成教育。
    7、“七小”活动:要求学生做学习的“小能手”,做生活的“小主人”,做教师的“小助手”,做父母的“小帮手”,做文明的“小使者”,做宣传好人好事的“小记者”,做校园环境的“小卫士”。具体开展活动时,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识程度划分不同的层次,分阶段进行。
    “+1示范原理”确实对我们改进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个理论不是万能的,特别是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作为美国人提出的理论,能否完全符合我们的德育实际,还有赖于进一步探讨。


      写于2006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