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活动课程

徐剑


   一些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开展各种活动,只要学生有活动,如讲故事,看图书,上网等,将一些活动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就算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校里开展的所有活动,如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班队活动、节假日活动等,皆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显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但它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般的活动课程,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组织学生跑跑腿、动动手、开开口、填填表。否则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停留在浅层次的活动层面上,或简单地形式化,它就不能独立成为一种课程形态。所以必须把握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校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班队活动以及学校其他活动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如要注意以下三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首先,两者在活动目标层次上有区别。综合学习活动的目标要低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科内容的教学,它服务学科内容。如数学的综合学习活动,是以完成数学学科的任务为目的,学习方式是各种数学知识的综合,它姓“数”;而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各学科知识打通,在综合中产生问题,目标涉及了多元的发展领域,其中态度、情感、技能的发展尤为突出。其次,两者在活动计划上有差异。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的计划性要弱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首先要有较强的计划性。一般学校学期初先要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它为指导,制定“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而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很难在学期初就设计好,它往往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时的需要而临时组织的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兴趣小组活动。显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兴趣小组活动有相同之处,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和非学科性。但兴趣小组活动是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展的,是一种非全员性的活动,应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人参与,是一种全员性的活动,不属于一般的活动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般的课外活动。一般的课外活动随意性较大,不属于正式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正式课程,它有目的、有计划、克服了课外活动的随意性,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具有一般课外活动所没有的评价环节。它与学科课程同样发挥着整体的育人功能,其效能比课外活动要大得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般的活动课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种。当时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却被定位于“作为学科课程的辅助部分”,沦为学科课程的附庸。这次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从活动课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不再是学科课程的附庸,而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涵盖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领域,并且它是一种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的必修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原有的活动课程的超越,是活动课程的发展和深化。必须指出,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活动课程,但两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活动也能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如某些班队活动,要是在“问题的产生——计划的制定——活动开展——交流展示”整个阶段,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说了算,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体验、感受,这样的活动也可认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