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主要传递的是“教者”输出的信息和“学习者”输入的信息。这里“教者”不仅指教师,也包括学生,如学生教教师,学生教学生;同样“学习者”也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即教师向学生学习。“教者”输出的信息,包括教材媒体提供的信息,教师讲解的信息,还有学生自己发出的信息等。

从理论上讲,“教者”输出的信息量应等于“学习者”的输入的信息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多样的干扰,信息传递时或多或少有些损失,因此“教者”输出的信息量适当大于“学习者”接受的信息量,即要保持一定的教学内容的多余度,才能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习者”。 教学 内容多余度可用公式表示: R = A- B/ B     这里 R 是多余度, A 是“教者”发送的信息量, B 是“学习者”接受的信息量,因教学过程中有噪音干扰,必须要 A>B 。由调查分析得出, R 应在 0 0.4之间,即“教者”发送的信息量应是“学习者”接受的 1 1.4 倍,保持这个比例,就能使信息的输出与输入达到匹配状态。一般经验丰富的教师,总能把多余度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他们或是适量补充有关内容,或是对学生有生疏的概念作必要的解释,或是对某些重要内容作适当重复。正因为有效控制了教学内容的多余度,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和“教者”的讲授处于“共振”状态,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情况,即教学内容多余度 R 或是过小,或是过大。 R 过小主要是教师发送的信息量太少,学生接受有余。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教学“少而精”,对重点内容,一言以概之,不作必要的强化,使某些学习内容成了学生的“黑洞信息”,造成学生“吃不了”。另一种情况是对一些基本内容强化太多,出现过多的“空壳信息”,不能使学生获得新的信息。如科学课上,对学生已经熟知了科学概念和事实,教师还在反反复复讲个不停。教学内容多余度 R 过大主要是由“教者”发送了过多的“含熵信息”引起的,如课堂上教师过多补充教科书以外的内容,使学生在大量陌生的信息面前感到无所适从,同样造成学生“吃不了”,没有任何教学效果。一位科学教师教学《物体都能导电吗》,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这一节课只要让学生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大概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够了。而他却认为课本内容太少、太简单,要给学生补充一些课本外的内容。他连续用复杂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流过已知导体、绝缘体情况,并以电灯发亮程度推测导电的难易,当经过绝缘体因电流弱看不到电灯光时告诉学生用提高电压方式,试试灯泡发出微光,然后大讲电压、电流、电阻的原理,使学生信服绝缘体导电之难,试想,对小学五级年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能接受得了吗?这样,不该补充的地方也去补充,不该做的实验也去做,把学生弄得昏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茫然不知所措。正如课后一位学生所说的:“什么是绝缘体,老师不讲我倒明白,给老师一讲,我反而糊涂了。”这节课做的复杂实验和电压、电流、电阻原理的教学完全是多余的。

当然,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避免学习枯燥,适当提高一些背景资料,增补一些课外内容,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把握好内容的多余度。 如何使教学内容的多余度控制在最好范围内呢?首先、教师要掌握好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能接受的信息量和“教者”发送的信息量,使二者形成合理的比例,如某节课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掌握 10 个比特的信息,则输出的信息量至少要有 10 个比特,而最多不能超过 14 个比特。其次、课堂教学要把握好教材,依纲据本,不得随意增补课外内容,否则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含熵信息”,使教学超过学生的发展水平,形成很高的多余度,得不偿失。第三、要抓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要适当强化,强化的次数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而定,不宜过多;难点内容要做好必要的解释和提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减少“黑洞信息”,增加“饱含信息”。第四,要控制好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新课程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但要教师注意驾驭生成,别让生成游离文本和目标,否则离题千里,大量生成无关资源,导致多余度过高,使课堂目标迷失,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最终沦为“无成”。(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