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上学难”为“上学易”

徐剑

 

    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上学难”问题, 而教育乱收费又是导致学生上学难的最主要原因。当前教育乱收费为何屡禁不止?显然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下列两大结症即是问题的源头。
    一是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而从总体上看仍然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价值的比例不足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4.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比不上经济落后的非洲国家(2/3非洲国家的教育经费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 。正因为投入经费不足,于是一些地方政府便违规出台收费政策,设立收费项目,通过学校转向学生摊派收取各种费用来解决,如捐款、赞助费、集资费,还有各种教育附加费。巧立名目多收费,造成了学生家庭的沉重负担,使得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
     二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我国现行教育投入不仅不足,而且教育资金的投入分布不合理,资源配置结构失衡。本来教育经费投入有限,而其中大部分投入又放在高等教育上,并重点投入到了北大、清华等名牌院校。于是义务教育投入相对过少。据统计,我国约有60%的教育经费投向高等教育,1.8亿多中小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到国家教育经费的40%。为此,一些中小学校便通过巧立名目,自立乱收费项目向学生额外收取补考费、捐资助学费、补课费、桌椅押金费等各种费用来补充其经费的不足或增加其福利开支。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还表现在我国城乡教育投入差别大,城市投入多,农村学校少,不少地方农村义务教育仅靠政府的微薄投入,导致一些地方普遍存在校舍危房多和教师工资拖欠等现象,于是一些农村学校便以乱收费来解燃眉之急。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在资金投入与政策优惠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一些重点公立学校便利用其优势资源通过办分校等校中校方式开辟乱收费渠道,由此产生择校乱收费等现象。如有一所中学的学生,分成了指令生、调节生、双限生、分校生(校中校)、借读生五类,收费标准也分成了五个等级,指令生最低1200元,借读生最高3万元。而计划内的“指令生”仅占1/3,这样的乱收费,更加恶化了教育资源失衡。
    诚然,如果解除了以上两大结症,那么也就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两大结症如何解除呢?这就需要靠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投入向义务教育倾斜,并重点放到农村教育上。现在好极了,党中央正是这样做的。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并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宣布,中国将在五年内对饥渴的农村教育投入2182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看到这些消息确实令人高兴,我们无不为党中央的决策叫好。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极大比例,其素质水平没能从根本上提高。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亿,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下。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84亿人,而农村在校生近1.3亿人。只有让这1.3亿人读好书,把农村教育解决了,我国人民的素质才能根本提高。党和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争取两年之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此举体现了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只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样也从源头上根除了乱收费现象。免除学杂费,学校不再乱收费,孩子上学,家庭不需要多大负担,即便是贫困家庭,孩子照样能读书,这样,变“上学难”为“上学易”,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
                           写于2006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