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教育投入的“三大误区”

徐剑

    写于2006年3月29日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最低的国家之一。虽然早在1993年我国就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但至200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2.87%。近几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5%一3.5%的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
    我国教育经费为啥投入少?有人说我们国家穷。穷国办大教育是我们的现状,但是不能因为穷国办教育,就可以把经费放在世界最低的位置。即使国家穷,不应该成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理由。其实,我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再是世界上较穷的国家,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财政收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样的财政实力完全能解决教育投入不足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没能把更多的钱花在教育上,主要是认识上的原因,有三大误区,影响教育投入。
    第一、发展观上的误区。有的同志一提到“发展”就认为是经济上的发展,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经济,肯定是对的,但是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以教育为基础,因为发展经济靠人才,人才是靠教育培养的。一些地方官员认识不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热衷于今天的经济发展,重企业、轻教育。因为他们只看到搞企业有回报,而教育投入只是增加财政支出,没有意识到教育投入带来的回报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更为长远。这种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愿意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教育上。正如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批评一些省份所说:上一个大项目要花几十亿、上百亿,而拿钱帮助“困难学生就这个、那个理由都出来了,整天在喊,就是不动”。对此根本原因不是这些省份财政困难,而是思想不重视,不愿多拿钱办教育,去关心贫困学生。
    第二、政绩观上的误区。现在很多地方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主要是看政绩。政绩分“显绩”“潜绩”,前者可感可触,后者看不见摸不着。一些政府官员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要“显绩”,不要“潜绩”,以便自己今后升官加爵。安徽省前副省长王怀忠落马前曾“点拨”一个多年追随他的县委书记:“你知道什么是政绩吗?让我看见的才是政绩!”王怀忠所谓的的“政绩”就是显绩观念,他在阜阳投资3.2亿元兴建国际机场,就是他的“显绩工程”,现已废弃。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上级考核下级政绩,观“显绩”多,看“潜绩”少,将考核指标主要定在GDP上。于是为了对付考核,突出显绩,一些 政府宁愿把人民的血汗钱大把大把去修广场建高楼,也不愿把资金投向最基础的关乎民族生存的义务教育。因为修广场建高楼是能让上级领导看得到“显绩”,;而义务教育则是“潜绩”,不能立竿见影显示成果。当都把考核的重心放在一眼可见的“显绩”时,哪个官员愿意把资金投向义务教育呢,即使愿意把也是少得可怜。一旦陷入政绩观上的误区,公仆们就会特别重视“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谁也不肯多花钱,大搞“希望工程”。
   第三、市场观上的误区。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不是市场泛化,不能把市场关系引入到不应当引入的领域,更不能将人们所能想象的所有领域都变成商品货币关系,如教育就不能市场化。前一段时间,不少人陷入市场观上的误区,认为教育也要市场化,即教育产业化。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求要像兴办工商业一样兴办国民教育,要像办企业一样办学校。教育要成盈利性产业,经济效益第一;学校要成学店,利润第一;教师要成店员,创收第一;学生要成顾客,有钱第一;知识要成商品,畅销第一。只要教育产业化了,教育部门及学校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支撑,用不着国家多拨款。这样的错误观点成了不少地方政府摆脱所谓教育财政包袱的最佳理论武器,他们认为由于教育是产业,自己能创收,政府也就不愿再增加对教育投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教育产业化的恶劣影响。
    我们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多次召开全国性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了许多教育政策和法规。党中央特别重视义务教育,早把它作为兴邦富国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正在下定决心解决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并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宣布,中国将在五年内对饥渴的农村教育投入2182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财政部也多次表示一定要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增速高于财政收入比重的增幅,争取2006年教育支出占GDP4% 。看到这些消息确实令人高兴,我们无不为党中央的决策叫好。令人还高兴的是今年两会开后,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增加教育投入,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变为具体的行动。我们相信告别“教育吃紧”的日子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