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经费为何投入少?

徐剑

写于2006年3月22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很早就作出科教兴国的伟大决策。然而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这不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错,而是问题出在地方上。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以地方财政为主,一直处于低水平,确实不如人意。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各国,如1985年世界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4.5%,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5.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有2.3%。美国在1980—1996年期间,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时达6.7%,最低时也占4.9%。我们和美国是不能比的。上个世纪末,我国教育经费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2.3%—2.5%之间波动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受学校教育的人口2.3亿,约占世界的1/4,而教育经费仅占世界的2%。我国人均教育经费10美元,而世界平均220美元;我国生均经费50美元,而世界平均1200美元”,相差了24倍。我们24个学生能使用的教育经费,在其他国家就一个学生在用;别人40人一个班的教育费用相当于我们一所1000人的大型学校的费用。我国虽然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但到2000年,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投入虽然百分点有所增长,但在全世界还是最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一3.5%的水平,而这几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英国用于基础教育(包括学龄前)的费用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1至2002年度为5.0%,2003至2004年度为5.3%,2004至2005年度为5.5%。 我国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比不上经济落后的非洲国家。非洲2/3国家的教育经费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象埃及等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7.9%。几年前,联合国负责受教育权的人权特别报告员卡塔林那·托马谢夫斯基在考察中国教育后说:“中国的教育投入仅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只达到联合国有关机构推荐水平的1/3。”这实在令国人汗颜。
   我国教育经费为啥投入少?有人说我们国家穷。穷国办大教育是我们的现状,但是不能因为穷国办教育,就可以把经费放在世界最低的位置。即使国家穷,不应该成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理由。非洲一些国家难道不穷吗?但他们肯花钱办教育。如非洲的肯尼亚是比较穷的国家, 从2003年开始,该国破天荒地实行了小学义务教育,学生完全不交书本费、学费和杂费等一切学习费用。继肯尼亚之后,马拉维、莱索托、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也都实行了小学免费教育。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在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
   其实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不再是世界上较穷的国家,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财政收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样的财政实力完全能解决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但随着财政收入增长,我国的行政成本也在上升,导致财政“吃紧”,限制了教育投入。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仅公费出国一年就要消耗3千亿元。2005年,花在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款旅游这三项加起来就高达6千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0%左右,相当于全民义务教育投入的5倍。那么为什么我们没能把更多的钱花在教育上,主要是认识上的原因:
   第一,短视意识。有的同志认识不到“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热衷于今天的经济发展,重企业、轻教育。因为他们只看到搞企业有回报,而教育投入只是增加财政支出,没有意识到教育投入带来的回报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更为长远。这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短视意识,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愿意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教育上。
   第二、显绩观念。现在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主要是看政绩。政绩分“显绩”“潜绩”,前者可感可触,后者看不见摸不着。一些政府官员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要“显绩”,不要“潜绩”,以便自己今后升官加爵。安徽省前副省长王怀忠落马前曾“点拨”一个多年追随他的县委书记:“你知道什么是政绩吗?让我看见的才是政绩!”王怀忠所谓的的“政绩”就是显绩观念,他在阜阳投资3.2亿元兴建国际机场,就是他的“显绩工程”,现已废弃。由于显绩观念的支配,一些 政府宁愿把人民的血汗钱大把大把去修广场建高楼,也不愿把资金投向最基础的关乎民族生存的义务教育。因为修广场建高楼是“显绩”,能让上级领导看得到;而义务教育则是“潜绩”,不能立竿见影显示成果。当上级都把考核的重心放在一眼可见的“显绩”时,哪个官员还有会把资金投向义务教育呢。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批评一些省份说:上一个大项目可能花几十亿、上百亿,而拿钱帮助“困难学生就这个、那个理由都出来了,整天在喊,就是不动”。对此根本原因不是这些省份财政困难,而是显绩观念作怪,对教育,思想不重视,不愿做关心贫困学生这样“潜绩”的事情。
   第三,教育产业化的误区。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求要像兴办工商业一样兴办国民教育,要像办企业一样办学校。教育要成盈利性产业,经济效益第一;学校要成学店,利润第一;教师要成店员,创收第一;学生要成顾客,有钱第一;知识要成商品,畅销第一。只要教育产业化了,教育部门及学校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支撑,用不着国家多拨款。这样的错误观点成了不少地方政府摆脱所谓教育财政包袱的最佳理论武器,他们认为由于教育是产业,自己能创收,政府也就不愿再增加对教育投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教育产业化的恶劣影响。
   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正在下定决心解决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并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也宣布,中国将在五年内对饥渴的农村教育投入2182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财政部也多次表示一定要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增速高于财政收入比重的增幅,争取2006年教育支出占GDP4% 。看到这些消息确实令人高兴,我们无不为党中央的决策叫好。令人还高兴的是今年两会开后,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增加教育投入,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变为具体的行动。我们相信告别“教育吃紧”的日子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