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理看望留守儿童说起

徐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陕西考察期间,专门到农村看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5月26日,温总理来到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散区村一组,走进杨赛克小朋友的家里。总理把杨赛克搂进怀里,认真翻阅他的作业本,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当看到杨塞克作业本的空白处都写满了字,总理夸奖他爱学习,懂节约。走出杨赛克家门,总理一手拉着一个孩子,在树阴下坐下来,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聊了起来,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上学、生活、看病等情况。 临行前,温总理嘱咐随行的各级领导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学校和全社会都要关心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医疗、安全等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使他们健康成长,也使外出打工人员无后顾之忧。
     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有更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同时将有更多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多万,他们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生活、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了,同时也给外出打工的父母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学习、生活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次温总理看望农村留守儿童,不仅表现了总理的慈爱,更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些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我们一定要牢记总理嘱咐,真心关爱留守儿童。当前可以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建立全社会关爱机制。当前要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如总理所要求的: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学校和全社会都要关心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医疗、安全等问题。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关工委、妇联、共青团、村组、学校和各界人士的作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关爱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指导服务机构,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随时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第二、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绝对多数的留守儿童是和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调查发现不少祖辈家长观念滞后,不能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很多祖辈家长由于受教育较少、知识面窄,在与孩子相处时,难以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为了不让留守儿童在家庭或者临时家庭留下教育的空档,应该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举办监护人培训班,向祖辈家长或托管人进行授课,内容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青少年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孩子跟人交往问题,以及家务劳动等。要求祖辈家长,要多学习新知识,更新观点,掌握好现代的家教“孙子”兵法;要学会素质教育,而不搞溺爱教育,这才是真正爱孩子。如果孩子是由亲戚托管的,亲戚作为监护人,也要对其进行培训,明确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对孩子必须认真负责,做合格的监护人。
    第三、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之家。去年由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等13个部门共同推出的“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开展的招募“代理家长”等公益活动,安徽等地建立了“托管之家”等等,这样的活动还要继续开展下去,特别是建立“托管之家”的做法值得推广。村组可以建立“托管之家”,学校也可以建立“托管之家”。在学校里以年级为单位,创建留守儿童大家庭,即一个年级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要为孩子过生日,开展“我快乐你快乐”、“有困难大家来帮助”等活动。大家庭的“家长”由各个班主任轮流担任,这个“家长”不仅对孩子学习成绩负责,更要对孩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素质发展负责,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和人格障碍,通过每周一次活动,帮助矫正。此外还要让孩子在这个大家庭里,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如扫地、搞卫生等,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点劳动技能,锻炼生活意志,提高生理素质,以便将来适应社会环境。
    第四、开展留守儿童亲情活动。父母外出打工,平日不在家,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机会比较少,得不到正常的父爱母爱,必定对孩子成长起到一定的不良影响。有人调查发现有67.1%的孩子希望父母和自己生活在一起,不想让父母出去;30.6%的孩子心里也不想让父母走,但为了生活没有办法,表示对父母的理解,这说明孩子都是想父母的。于是要经常开展留守儿童亲情活动,要求孩子跟父母保持联系,致少一个月写一封信,或打两次电话,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在家和学校的表现以及思想状况。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学校也要跟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告诉这些父母,不管工作如何忙碌,都不能忘记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孩子。
    我们深信,只要牢记总理嘱咐,全社会伸出关爱之手,一定会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在党的阳光下,一定会粲然开放。

      写于2007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