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开设“死亡课”说起

  徐剑

    前几年,英国不少学校开设了“死亡课”。   英国教育部门曾指出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死亡课”从小学开设,他们教学方式是:请医院护士或殡葬场的职业人员来课堂上对小学生谈人死时发生的情况,让学生知道死亡是生命的停止,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不可改变的必然规律。教师还让学校模拟表演,检验学生假如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应该怎样对付,并通过轮流角色,体验一下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感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防止意外死亡能力,达到珍惜生命的目的。其实这种“死亡教育”在西方国家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他们有一定的教材和教法,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的规律,从而珍惜生命,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目前,我国的“死亡教育”却是一片空白。这就使得青少年遭受挫折或打击的时候,由于对生命的价值缺少正确的认识,很容易作出极端的选择。不是吗,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常见诸媒体,如一名 14 岁的初中生与姐姐发生了一点矛盾就跳楼寻死;一名六年级女孩由于考试没有得到最高分,就服毒轻生;一名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就上吊自杀;还有一名男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药自杀;……他们对自杀犹如在表演“死亡游戏”,当作很轻松的事。还有青少年他杀事件,媒体也有报道。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仅为打牌,就连杀 4 名同学,简直把人的生命当作草木,将杀人当儿戏。可见,学校缺失“死亡教育”已结成恶果,“死亡教育”,我们不能再等了。

   首先,以破除忌讳死亡心理为“着眼点”。 我国不少人都有忌讳死亡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家长忌讳跟尚未成年的儿童谈生论死,对死亡问题完全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偶尔说到死亡也多数采用闪烁其辞的说法,或者用童话寓言来说明。即使学校开展“死亡教育”家长也很难得到认同。曾有一位老师在讲完课文《生命》后,想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先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此举立即引起家长的强烈反对,认为有违社会风俗。看来,不破除忌讳死亡心理,难以进行“死亡教育”;也只有以破除忌讳心理为“着眼点”,才能把“死亡教育”开展起来。

   其次,以感悟生命为“起飞点” 。专家研究指出,开展“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期是青春期萌动前,应从小学开展教育比较好,因为这个阶段教育将会对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死亡教育”,应以感悟生命为“起飞点”。可以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种植一些   喜欢的植物,饲养可爱的小动物,在实践中感悟生命。

   第三,以正视亲友死亡为“切入点”。 “死亡是人间常事”,每个人的家庭或亲戚中难免不发生死人的事,或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如果家庭或亲戚中有人去世,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死亡教育”。要教育孩子对死亡亲友应持同情、尊重、缅怀的虔诚态度;要正确面对亲人的死亡,不能陷入亲人死亡的阴影中,要振作起来,伤心欲绝是不可取的。

    第四,以指导课外阅读为“结合点”。 孩子课外喜欢阅读童话寓言,其中有不少的死而复生的故事,容易传给孩子一些不正确死亡的信息,使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好、很轻松的事,在精神抑郁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去表演“死亡游戏”。开展“死亡教育”,必须结合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孩子明白,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人死了不可能再活过来,死而复生那只是神话,实际中是不会发生的。

    第五,以珍惜生命为“立足点”。 “死亡教育”的目标使孩子知道生命价值,做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谈生命价值,不宜用抽象的话语进行解释,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如果一个人没有生命了,那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喜欢的人了;也看不到美丽的卡通画和精彩的动画片了;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和所有人的声音了;也吃不到好吃的冰淇淋了;再也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了……这就叫做“死亡”。死亡就是生命的终止。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孩子理解“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管对谁生命都是宝贵的,“活着”就是有价值,要好好地“活着”。不仅要尊重、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珍惜别人的生命,这就是我们进行“死亡教育”的“落脚点”。

    最后需要指出的:英国开设“死亡课”重在心理指导。我们开展“死亡教育”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尤其对于有自卑、抑郁、孤僻、敌对等精神障碍的孩子,要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要帮助他们矫治不良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写于 2004 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