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也要来点“藏”的艺术

 徐剑

    据说北宋时 宋徽宗赵信曾以古诗句为题考试的办法,招考画家进入画院。一次出的题为“深山藏古寺”。参考的人多感到为难,不知如何将深山中的古寺表现出来。有的将古寺画在老林中;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名刹;有的在山谷中露出寺庙建筑的一角。而有一个画家构思独特,画面无山无寺,只画一嶙峋巨石,石旁瀑布如帘,帘下一个小和尚正肩担水桶,弯腰汲水。这幅画得到徽宗的赞赏,取得第一,作者被选入画院。

    显然,上面这位作者采用了真正的“藏”的艺术。画面给人一个深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天地。巨石瀑布,只有深山常见;小和尚担水,正意味着古寺在此山中。这样的构思,会达到“以露见藏,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联想到我们的教学,不妨也来点“藏”的艺术。“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相机诱导”就是“藏机诱导”。即有些教学内容要“藏”起来不讲,叫学生自求解决。解决不了,教师再点拨和提示。但要注意引而不发,不要和盘托出,要多给学生一些问号,少作一些现成的结论。一些高明的教师,也很喜欢采用“藏”的艺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一位特级教师教朱自清的《绿》。分析课文第一段后,就直接进入到第三段的分析,故意把第二段分析“藏”起来,这一“藏”便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他们不得不考虑:第二段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为什么不直接写绿却写了梅雨瀑与梅雨亭。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文章的难点和重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去解决问题,效果远比老师直接把答案说给学生不知好多少倍。

    遗憾的是,目前某些教师的教学,“藏”的太少,“露”的太多。教语文的讲析课文,总是细大不捐、面面俱到;提出一个问题,全是直来直去,没有什么启发性;解决一个问题喜欢“嚼”得细而烂,死抱所谓的标准答案。教数学的,总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来分析去,惟恐学生不懂;“一个例题,一类习题,教师反复讲,学生多模仿”。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即使是学生掌握了知识也是死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会在实际中灵活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是坚决反对的。看来,我们也要学习那位画家,课堂教学中,搞一点“深山藏古寺”,怎么样?

                                   写于200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