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别出心裁”    

徐剑   

       新课程要求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一般地理解知识,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更重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学会独特思考,进行另辟蹊径、独具匠心解决问题。      

       一、启迪学生求“异”        

    要创新就要求“异”。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克服盲从心理,不迷信课本和教师,善于打破常规,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与方法。例如解下题:         一个水池装有进出两个水管,单开进水管, 8 分钟可把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 10 分钟可把满池水放完。现在同时打开进出两水管,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        一般解题方法是: 1   / 1/8 - 1/10 =40 (分钟)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不这样解,行不行?你们能找出更好的方法吗?”果然有的学生不拘泥于常规思路;“不把满池水看作 1 ”他想到了: 8 10 的最小公倍数为 40 ,在 40 分钟的时间里,单开进水管,可注满 5 个空池,单开出水管,可放完 4 个满池水,这样实际上只注满( 5 - 4 )个空池,所以同时打开进出两个水管,注满一个空池所需的时间: 40  / 5 - 4 =40 (分钟)。这种解法简洁明了,容易计算,更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体现了创新水平。      

       二、鼓励学生求“活”        

     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鼓励学生对知识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例如让学生做简便计算  8/37 × 38     一般计算:8/37 × 37+  1 =8/37× 37 + 8/37 ×1  =8+8/37     但有一个学生别出心裁,写出下面过程:  8/37  ×   38 = 8 ×38/37   =8 ×( 1 + 1/37) = 8 +8/37      同学们都感到疑惑,教师也觉得惊讶。问他“你怎么得到这个解法?”他说“我想到以前学过整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时所用过的一种变换”。好极了,他沟通了前后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带头鼓掌,大力鼓励这位同学。  

      三、训练学生求“广”         

    所谓求“广”,就是让学生开阔思路,从不同角度,变换思考方式,从而得到独出心裁的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例如:一件工作单独由一人做完,甲要 8 小时,乙要 12 小时。甲先单独做 5 小时,剩下的由乙单独做完,乙还要做几个小时?            教师训练学生,抓住多种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得到许多解法: 1- 1/8×  5 )/(1/12)    12 × 1 -  1/8 ×  5   ( 3/8)/(1/12)   12 ×3/8              特别是后两种解法,式子简约,别出心裁。    

      解题训练实践说明,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在“异”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花力气,在“广”字上动脑筋,从而让学生在具体解题过程中爆发出“别具一格”的思想火花。                                                                                                 

                              写于200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