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纳斯装两臂说开去

徐剑

    维纳斯是古希腊最美的一尊女神雕像,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仍使人感到完好无损。危难私自从 16 世纪在米洛斯岛出土以来,得知有多少热心人探索它的运行,是处理女选手一场新的两笔,但不管什么设计方案,没有一个可以令人满意的,有的方案设计得很电钮,双手撑累赘,破坏了交响乐原有的自然美,有的方案设计的两臂太突出,依据喧宾夺主,有碍女神的整体美……

    联系到我们的教学,也有一种“给维纳斯装双臂”的现象。有的教师总认为课本内容太少,太简单,要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于是授课中无需补充的地方也去补充,不该讲的话也去讲,不该做的实验也去做,把学生弄得昏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茫然不知所措。一位自然老师教学“导体、绝缘体”一课,本来只要让学生大致能区别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就够了,而他却连续用复杂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流过已知导体、绝缘体以电灯发亮程度推测导体导电情况。当经过绝缘体因电流弱看不到电灯亮光时告诉学生用提高电压方式试使灯泡发出微光,然后大讲电压、电流、电阻的原理。使学生信服绝缘体导电之难。这位教师的教学确实太深了,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能接受得了吗?如果课后一位学生所说:“什么是绝缘体?老师不说我倒明白,给老师一讲,我倒糊涂了。”可见这一节课没有必要给学生做复杂的实验和补充有关电压、电流、电阻原理的材料,有了这些内容,就好比给女神维纳斯装上两臂,属于累赘的东西。

    有些教师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中喜欢讲一些趣味故事和奇闻轶事。由于补充的这些材料比较突出,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喧宾夺主、节外生枝,使学生“拾到鸡毛当令箭”,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误把黄金当废铜”,从而影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完成。如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教学“鸦片战争”,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他用了 20 分钟的时间,讲述了“道光爷怒斥洋鬼子”的故事,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节课的课外作业有一道题:“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课本内容,学生不难知道,当时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外来骚扰和侵略,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然而有一半的学生都没有这样解答,很多学生的答案源于老师讲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答到:“在 1840 年,有一个英国大使来访中国,朝见道光皇帝时没有按中国礼节下跪,被打得臭死,这惹恼了人家英国,于是他们远渡重洋,用枪炮来报仇。”批改作业时,连这位教师自己也感到愕然好笑。其实这位教师增添的这些材料,就好比给维纳斯安装了一双突出的手,转移的学生的视线,偏离了教学中心,人为地破坏了一节课的整体美。

    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教材,教学内容应以大纲客房为主。显然,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避免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课堂上可以讲少许故事,适当增补一些课外材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掌握一个“度”,要适度补充,恰到好处。否则影响教学重点和落实和教学主要任务的完成。记住,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本方写于200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