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一种有效方法——陪玩

徐剑

    后进生往往缺乏学习动力,成绩难以提高,学习能力差。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教学中最难做的事情,对于一项同样的学习内容,一般学生仅靠课堂上教学就能掌握,后进生则不行,常依靠教师课后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仅辅导一次还不行,必须辅导两次、三次以及多次,反复强化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有些教师一有课余时间就对后进生“补差”,甚至不让后进生参加课外活动,找来强迫听辅导、做作业。但这样做效果微乎其微,后进生成绩最多提高十分八分就算不错了。特别是没完没了的“补差”,使后进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成了后进生的苦不堪言的负担,形成了“被动学——负担重——效率低——能力差”的恶性循环。

    转化后进生确实很难,但也不是不能转化,笔者认为陪后进生玩耍,倒是一种转化的有效方法。

    首先、玩耍能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后进生由于长期被动学习,缺少的正是学习兴趣。有位教师曾辅导一名数学后进生,给他补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知识,讲解了十多遍,他做具体题目还是搞不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一看到计算题就厌烦。后来教师陪他玩扑克游戏,算“ 24 点”。当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教师乘机把他的兴趣引入到学习“运算顺序”上,果然生效,他结合计算“ 24 ”点,自已总结出三条运算顺序规则,并主动找来不同类型习题进行计算。这样教师把补习的内容转换成玩耍活动,使后进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他们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玩耍能提高后进生学习能力。后进生学习成绩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存在学习困难,能力上不去。如手脑不协调,上课分神,作业无法独立完成等。玩耍有利于后进生克服学习障碍,促进学习能力发展。譬如跑、跳、爬等玩耍,有利于手脑协调,促进身体精细动作技能发展;又如玩玩滑板、转转圆筒,能改善后进生前庭平衡功能,对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改善大有好处;即使拍皮球,也能提高自制协调能力,起到训练大脑统合功能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游戏玩耍,不仅能使后进生增加知识,更能发展他们的语音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抽象逻辑能力等等。遗憾的是实际中许多教师都不愿意让后进生做这些活动,一看到他们在玩,心里就很不高兴,总希望后进生要“笨鸟先飞”,多花时间,多下苦功,多学多练。可事与愿违,整天逼着后进生学习,缺少时间玩耍,他们智力活动的广度和灵活性以及自理水平都很差,能力得不到很好发展。教师不妨用点时间陪陪后进生玩耍,多与他们做做游戏,在玩耍中提高他们学习能力,这也许是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渠道。

    大量事实说明,玩耍确能调动后进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并给后进生形成“兴趣浓——主动学——负担轻——效率高”的良性循环。此外需要指出的,玩耍也要有选择、有节制、有意义,否则让后进生无的放矢,一味瞎玩、贪玩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这就要靠教师指导。教师一定要和后进生一同玩耍,做他们的伙伴。教师陪玩不仅能及时了解后进生情况,指导他们活动,更能融洽师生感情,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写于2002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