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两种形态
根是茎向下或在土中的延伸部分,不分节与节间,不生叶、芽和花。它主要有四种生理功能:一是固着、支持植物体,使植物固定于其生长处而不会漂移;二是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及无机盐类养分;三是协助输送所吸收的水分及养分经由茎上升到叶;四是贮存植物本身所合成的养分,以供应植物本身生长发育或生殖所需的能量。
根有两种外部形态:
1、直根系。直根系有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主根由胚根发育而来,通常较发达,长圆锥状;由主根长出侧根,侧根又长出支根,支根再长出小根,小根先端部分着生根毛。由主根、侧根、支根、小根、根毛所组成的整个根系,称为直根系。松、柏、桃、李、苹果、梨、杜鹃花、蒲公英、萝卜、菠菜及豆科植物均为此种根系。因直根系能深入土壤中,所以能够稳住土壤及增加土壤的保水性。
2.须根系。该类根系是无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由茎的基部长出许多大小粗细相似的丝状或细条状根,故称为须根。许多单子叶植物(如水稻、大麦)的根是须根系的。此根系因生长密度大、分布范围广,所以对土壤表层的水土保持有很大的功能。
主根 侧根 不定根
一株植物的根,按照它的发生来源,可以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当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幼根突破种皮,与地面垂直向下生长,形成地下主轴,称为主根;主根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从其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侧根。主根通常明显粗大,入土较深;侧根细而短,向四周伸展,入土较浅。主根和侧根产生部位固定,叫做定根。除了定根外,有的植物会在茎或叶等处长出根来,叫做不定根。不定根产生部位是不固定的。如玉米的茎上,秋海棠的叶上都会有不定根产生。不定根有扩大植物吸收面积和增强固着或支持植物体的功能。不定根中还包括一种由主根和侧根演变成的根,又称为变态根。这种根一般由其功能来取名。如甘薯,它的根贮存有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叫贮藏根。榕树的根也用于呼吸,故称为气生根。而凌霄则依靠它的变态根寄生在其他植物上,所以叫寄生根。
|